
商會常務會長單位|上海市經建律師事務所——全國第一家財政、編制完全和事業單位脫鉤的民辦律師事務所
上海市經建律師事務所(原上海市經濟律師事務所)成立于1988年,經建所在以“經濟建設為中心”的國家政策和律師制度改革的機遇中應運而生,具有時代烙印、肩負歷史使命,是全國第一家財政、編制完全和事業單位脫鉤的民辦律師事務所。律師事務所由國辦改革為民辦,既是我國民營經濟的重要探索,更是保障和促進我國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重要舉措。
經建所開創了律師由國家法律工作者轉變為社會法律工作者、律師事務所與國家編制和財政脫鉤的先河,在新中國律師制度改革中具有里程碑意義,載入《上海改革開放二十年》及《上海司法行政志》大事記。
經建所的成立,引起了境內外官方媒體和主流媒體的重點關注和報道:
本市5名律師辭去國家干部公職,創辦了我國第一家合作制的上海市經濟律師事務所。
——1988年12月25日《新民晚報》
上海市經濟律師事務所為大陸首家真正的私人律師事務所。
——1989年1月14日《文匯報》,香港
上海市經濟律師事務所是全國第一家財政、編制完全和事業單位脫鉤的民辦律師事務所。
——1989年10月2日《上海法制報》
全市第一家不占國家編制、不用國家經費的合作制所——上海市經濟律師事務所。
——1998年11月《上海改革開放二十年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
十三年來,經建所已承辦上萬起案件,擔任600余家企事業單位法律顧問,業務涉及美、英、法、日、俄、意、韓等二十多個國家和港、澳、臺等地區,其中不乏社會影響較大的案件,經建所已成為本市有一定知名度和信譽的律師事務所。
——2001年12月24日時任上海市司法局局長繆曉寶于《上海法制報》撰文
1988年11月,上海市經濟律師事務所(經建所前身)在位于上海外灘、始建于1846年的中國第一家西商酒店—浦江飯店開業
經建所歷經35年的發展,現專注于為國內外社會團體、政府、企事業單位、公民等主體提供專業、優質、高效的法律服務。經建所累計擔任了千余家企事業單位法律顧問,承辦了數萬起案件。經建所通過參與訴訟與仲裁、擔當常年法律顧問等方式開展業務,業務范圍涵蓋:汽車產業鏈、房地產與建筑工程等行業;公司與商事、知識產權、勞動與社會保障、證券與中小投資者、破產與不良資產、刑事辯護等業務領域。
經建所致力于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。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國家戰略背景下,發揮律所作為法律服務專業機構的優勢,為浙江某地方政府引進運營管理公司,重點打造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創業創新孵化基地?,F該基地已獲評為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:落地19家市級創業項目、22位創新創業人才,其中院士合作項目1個、國家級領軍人才項目5個,并建成省級博士后工作站1個。
經建所三十五年的歷史不僅僅是自身的發展史、奮斗史,亦是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,中國法律服務的市場化進程乃至當代中國法治史的活生生的樣本。立足新時代,書寫新篇章,經建所將繼續走專業化、品牌化、科技化的發展道路,進一步發揚工匠精神,積極傳承法律文化,努力踐行公平正義,在中國律師界老字號、常青樹的基礎上,見證并致力參與中國的法治建設。
上海市經建律師事務所負責人應慧鵬,深耕汽車產業鏈法律財稅專業服務,在國內率先打造了“汽車產業鏈+法律財稅服務”的新模式。2021年10月28日,在全國工商聯和商會的關心和指導下,全聯汽摩配商會法律財稅專委會在合肥成立,應慧鵬當選為首屆主任。在2023年11月1日商會五次會員大會上應慧鵬當選為商會常務會長。
應慧鵬在法律財稅專委會成立大會上發言
今年是毛澤東同志批示學習推廣“楓橋經驗”60周年,是習近平總書記指示堅持和發展“楓橋經驗”20周年。作為一名中共黨員,應慧鵬同志積極學習貫徹“楓橋經驗”20周年精神,帶領法律財稅專委會成員通過大量走訪、調研會員企業的方式,了解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法律財稅、企業合規等領域的困境,結合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開展工作,成功調處多起糾紛,切實為會員企業解決了相關困難。
應慧鵬(左一)在浙江雅虎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走訪、調研
除了法律財稅專業服務之外,應慧鵬同志參與并主導成立全聯三方汽車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。該公司致力于成為汽車設計研發、采購、生產制造、銷售、售后服務等汽車全產業鏈的綜合服務商:和地方政府及企業合作舉辦產業論壇、產銷對接會、國際汽車零部件展會,研發數字化平臺,并提供生產基地零部件供應鏈集采、物流等商貿服務。
應慧鵬同志深入研究汽車產業、洞察產業的發展趨勢,打造汽車產業鏈的綜合服務板塊,為中國汽車制造及后市場高質量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。